我國地域廣闊,由于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的區(qū)別,使得各地的植物、山石資本各有千秋,加上風土人情、生活習慣、文化傳統(tǒng)、藝術修養(yǎng)等因素,使得各地的山水盆景所體現的藝術境界各有區(qū)別,呈現了各種不一樣的地方個性。
山水石料豐厚,色澤艷麗,紋路明晰,形態(tài)各異。整體可分為硬石類和軟石類。各種山石資料,其用處及用法各不相同,有斧劈石、雪化石、千層石、五彩石、英德石、蘆管石、海母石、石筍石、靈璧石、卵石等三十余種,均為石譜所列之上品,蜚聲海內外。
1、太湖石:是太湖傍邊的石灰?guī)r巖石,通過長時間波濤的沖擊和風化溶蝕而成。意趣天然的太湖石有青、白、黑三色,質地堅固,潤澤不枯。米芾在《論石》中指出太湖石有“瘦、透、漏、皺”四大特征。
瘦,嶙峋兀立,身形修長;透,四面靈通,紋路縱橫;漏,渦洞相套,小巧貫穿;皺,則皺褶豐厚,筋脈顯著。以千姿百態(tài)的太湖堆砌假山,裝點院子,美化了咱們的生活空間。對比聞名的太湖石有:上海豫園的玉小巧;姑蘇留園的冠云峰;杭州西湖的皺云峰。
2、靈壁石:產安徽省靈壁縣磬石山北麓,生善于赤深泥土中,石灰質巖,天然構成,粗曠渾然,色澤黑黝居多(黃、褐、紅、白兼有),以色淺為主,石質堅固,扣之有聲,古有作鐘磬。所以有“八音石”和“磬石”之稱,又有“靈壁一石全國奇,聲如青銅色如玉(宋代詩人方巖)”的美譽。河南開封市相國寺內有靈壁石一座,座下鐫刻“艮岳遺石”四字,據考證為北宋遺石,彌足寶貴。
3、千層石:產于江蘇太湖和四川西昌一帶,是沉積巖的一種,有深灰色、褐色和土黃色等色彩,有的層中夾礫石。千層石形狀如國畫中的折帶效,質地極堅固,體重,不吸水,可加工。用千層石造景,可橫層劈截或粘接組合,格外適合于樹石盆景和駁岸、散點石裝備,做山水盆景時,橫疊后,氣勢雄偉,厚重中又顯出輪廓線的改變。但留意切不可露人工雕鑿痕跡。石體組合成型后,可裝點、懸垂常綠藤本植物及草類植物。
4、斧劈石:產于我國較多區(qū)域,猶以江蘇武進、丹陽的斧劈石最為有名。斧劈石屬硬質石材,其皴紋與我國畫中“斧劈皴”類似,四川川康區(qū)域也有大量此類石材,但因石質較軟,可開鑿分層,又稱“云母石片”。斧劈石屬頁巖,通過長時間沉積構成,含量主要是石灰質及碳質。同時色澤上雖以深灰、黑色為主,但也有灰中帶紅銹或淺灰等改變,這是由于石中含鐵及其它金屬成份改變所致。斧劈石因其形狀修長、剛毅,造景時做劍峰絕壁景象,特別雄秀,色澤天然。但因其自身皴紋凹凸改變反差不大,因而假山施工時技能以度較高,并且吸水功能較差,青苔難于成長,多在山體周圍栽植攀援類植物。
5、龜紋石:學名“華瑩山多壁珊瑚石”,圖畫為多角狀復體,呈六邊形,活像龜紋,其對角線長8-10毫米,內部結構單網狀。該化石為典型暖水生物集體,早在二迭紀前,經海水沖積,地殼改變,構成珊瑚化石。產于長江流域一帶,因受江水沖刷沉淀而成,屬硬質石淡褐,石紋效法如鋸截斧砍,但龜裂天然,最適合體現大江和江河駁岸及散點石造景。制造龜紋石盆景時,要依紋配山,散點石及山足石可用切開機切成平臺,上面可裝點樓、臺等,植物配植多樣性不受約束。
6、黃蠟石:又稱黃龍玉。黃蠟石為蠟石中最為寶貴的品類。其硬度大,摩氏硬度7°擺布,耐性也強,極富穩(wěn)定性。古代稱田黃石為“石帝”,稱黃蠟石為“石后”。
黃蠟石是嶺南石玩界廣為盛行的石玩,是傳統(tǒng)賞石中質地最為堅固細密的一種,光滑細膩,質勝于玉,久經把玩,包漿潤澤,極富靈氣。黃蠟石,既有玉石的質地,又有奇石的可觀可玩可賞,黃蠟石是稀有資本,而傍邊這么可人的膠蠟、凍蠟卻是稀中之稀,難免就成了貴中之貴了。